文章来源:广西疾控
2022年4月26日是第15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2020年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在取得历史性防控成果后,全社会仍需继续努力持续推动落实各项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策略措施,继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什么是疟疾:疟疾(Malaria),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通常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时,疟原虫会随着病人的血液进入到蚊子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繁殖后,该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健康人就会感染上疟疾,一般10-20天后就会发病。疟疾还可通过输血或产道感染。
疟疾的主要症状:典型症状是先发冷再发热,经大汗后退热,周而复始,常伴有头部、腹部疼痛等;重症疟疾可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疟疾的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通过阳性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大多于黄昏至拂晓期间觅血叮咬。其次也可通过输血及产道感染。
疟疾的预防:防止蚊子叮咬是根本。进入疟疾流行区,尤其是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区务工、经商、旅游的人员,应尽量避免野外露营,可使用蚊帐防蚊、蚊香驱蚊、趋避剂涂抹暴露皮肤、穿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得了疟疾只要及时就医,按时服药,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治愈。